河南社会科学

专题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中国民俗学研究

  • 思路与出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热潮中的中国民俗学

    乌丙安;

    众所周知,四年来,以中国政府为主导启动并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经形成了热潮,产生了轰动效应。与此同时,令学术界关注的是:这股热潮意外地激活了在低温状态中徘徊已久的中国民俗学,并使它迅速升温开始成为热门学科。面对这种鲜活的民俗文化复兴和民俗学振兴的大好局面,应进行切合实际的思考,理出一条相对应或相适应的思路,寻求一条切实可行的出路,从而使民俗学的理论和应用有所创新,促使民俗学科的建设有所开拓、有所突破,创造各种条件使民俗学人有更多更大的作为。

    2007年02期 No.88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14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8 ] |[阅读次数:217 ]
  • 论新一次民间文学的普查、申报与保护

    刘锡诚;

    2005年6月起在全国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中,“民间文学”自有其独特性:一是20世纪80年代曾经进行过较为全面的普查,这次可称为“跟踪调查”或“重复调查”;二是民间文学普查不限于数据收集,而是要采集记录流传在口头上的作品,寻找和发现重要的传承人。在这两点上,民间文学与其他的类别相异。调查要遵守唯物史观和“全面性、代表性和真实性”的原则和参与观察法。与其他“非遗”类相比,民间文学名录的申报工作相对滞后,其原因既有工作的协调问题,也有对民间文学的认识和理念问题。

    2007年02期 No.88 7-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4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219 ]
  •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整合性的学术概念的成型

    高丙中;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的确立是新近发生的,它把原先分散的对象整合在一个范畴里,成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整合性概念的提出正在被证明是一种推陈出新,并正在形成一个社会实践和学术活动的新领域。顺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被国际社会正式确立下来的新形势,学术界首要的工作是用这个概念去整合原来分散的对象,以共同的对象为基础形成新的知识生产群体。

    2007年02期 No.88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28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3 ] |[阅读次数:584 ]
  • 论民俗保护区的方案及其构成

    董晓萍;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开展民俗保护工作,首先需要讨论一些基本原则问题,明确理论框架,然后,需要讨论建立民俗保护区的基本原则和方案思路,搭建工作框架。在此基础上,争取做到对民俗文化的群体保护、功能保护和平等保护,维护遗产主体的文化自尊和文化权利,促进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面保护。

    2007年02期 No.88 18-21+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3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98 ]

经济学研究

  • 基于特殊供给和需求的产权交易模式研究

    张卫东;

    现有对产权交易模式的研究大多从案例研究入手或从理论层面分析,通过对各种交易方式和定价行为的比较,得出国有企业的最优转让模式。这种研究虽然具有理论意义,但并不能很好地解释目前国有产权转让实践中形成的交易模式。实际上,协议转让、拍卖和招投标三种主流转让方式不是独立的、相互排斥的,或者说是“三者必居其一”的交易模式。在国企产权交易中,这三种模式结合成具有前后继起性的“一体化”交易模式。这种“一体化”的交易模式主要是考虑了供给与需求的特殊情况。虽然“一体化”交易模式并没有服从价高者得的原则,但这并不意味着国有资产的“贱卖”或“流失”,因为它充分考虑了国有产权交易中的非价格因素、目标多元化特征,它是在满足基准目标基础上的竞价交易,是让多方都满意的中国特色的产权交易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国有资产流失只可能发生在两个环节:一是资产评估环节,二是评标环节。因而,要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加强对这两个环节的监督或监管是必要的。

    2007年02期 No.88 2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2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249 ]
  • 公共财政支持与现代农业发展

    孔祥智;李圣军;

    从农业生产的特点、我国农业发展的状况以及我国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看,现代农业的发展必须得到公共财政的支持。当前,我国公共财政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领域主要是:加大农业科研投入,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贡献率;完善农村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改善农民观念、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提高农业的附加值和综合效益;加大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力度,发挥比较优势的同时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发展生态农业,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007年02期 No.88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4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168 ]
  • 私营企业参与社会保障意愿的分析——一个基于理论层面的研究

    戴卫东;

    私营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但这种力量与它们在其他领域(诸如政治、公共事业等)中所起的作用是极不相称的,主要表现在私营企业在社会公共责任中尤其是社会保障方面所起的作用明显不足。通过对现状的描述,对私营企业参与社会保障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比较了中西方私营企业在成长中的差异,并尝试运用多种理论来解释这些因素,为中国私营企业增强社会责任感、发挥更大作用提供参考建议。

    2007年02期 No.88 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2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248 ]
  • 基于产业链理论的国家技术创新项目经济影响后评价研究

    刘冰;张转周;陈治亚;

    目前,我国对国家技术创新项目进行的项目前评价较多,而对其经济影响后评价则较少。在对国家技术创新项目进行经济影响后评价的过程中,有很多值得研究的问题,比如评价内容、评价时间、评价范围、评价方法、评价指标等。由于国家技术创新项目是通过产业链对区域经济或国民经济或部门经济产生经济影响的,因此,我们必须在考虑产业链作用的基础上对这些影响项目评价的因素进行分析。

    2007年02期 No.88 36-38+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2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03 ]
  • 循环经济下的企业绿色营销探析

    张大丽;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企业作为经济运行的微观主体之一,在循环经济中处于基础地位。在循环经济模式下企业绿色营销应选择以下路径:建设绿色企业文化,形成绿色营销理念;建立绿色价值创造模式,提高绿色顾客让渡价值;规划绿色营销过程,制订绿色营销组合;组建绿色管理组织,健全绿色管理制度。

    2007年02期 No.88 39-40+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3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71 ]

法学研究

  • 诉讼证据定义新论

    陈卫东;王兆峰;

    证据是诉讼的核心。无论是刑事诉讼实践,还是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以及刑事诉讼法再修改,证据问题都是一个焦点问题。然而从实践应用的角度来看,相对于总体的刑事诉讼理论的繁荣和发展程度而言,我国的证据学理论的创新发展及其对于现实的指导作用十分有限。如果我们承认大多数人的证据法律意识以及实际的司法状况对于法学理论之生命力和价值具有重要的说明作用的话,那么,我国证据法学理论研究任重道远。鉴于此,本刊特约请几位专家就证据问题加以探讨,希望能对学界和实务界提供一些参考。

    2007年02期 No.88 4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9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99 ]
  • 证据的形式与实质

    徐鹤喃;

    证据是诉讼的核心。无论是刑事诉讼实践,还是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以及刑事诉讼法再修改,证据问题都是一个焦点问题。然而从实践应用的角度来看,相对于总体的刑事诉讼理论的繁荣和发展程度而言,我国的证据学理论的创新发展及其对于现实的指导作用十分有限。如果我们承认大多数人的证据法律意识以及实际的司法状况对于法学理论之生命力和价值具有重要的说明作用的话,那么,我国证据法学理论研究任重道远。鉴于此,本刊特约请几位专家就证据问题加以探讨,希望能对学界和实务界提供一些参考。

    2007年02期 No.88 47-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2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0 ]
  • 论公民拒证权

    吕萍;

    证据是诉讼的核心。无论是刑事诉讼实践,还是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以及刑事诉讼法再修改,证据问题都是一个焦点问题。然而从实践应用的角度来看,相对于总体的刑事诉讼理论的繁荣和发展程度而言,我国的证据学理论的创新发展及其对于现实的指导作用十分有限。如果我们承认大多数人的证据法律意识以及实际的司法状况对于法学理论之生命力和价值具有重要的说明作用的话,那么,我国证据法学理论研究任重道远。鉴于此,本刊特约请几位专家就证据问题加以探讨,希望能对学界和实务界提供一些参考。

    2007年02期 No.88 5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2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02 ]
  • 哲学范式转换视野下的司法价值观

    汤维建;陈巍;

    近现代哲学经历了从绝对主义到相对主义、从主客体两元对立到主体间性的转向。本质主义哲学范式下,人们奉行工具主义的司法价值观,认为司法程序能够发现客观事实,实体结果存在绝对的公正标准,与程序截然分立,司法程序作为人们追求外在绝对公正的途径,不具独立性。哲学语言学的发展批判了绝对主义,指出诉讼中由于语言固有的不驯服性,程序的结果存在多种可能,无法找到结果公正的唯一客观性实体标准。为解决正当性危机,后现代哲学建构了交往实践理论以取代传统的绝对主义理性观,强调合法性来源于获得结果的过程是否通过了充分的沟通,这为主张程序对结果公正有决定作用的程序本位主义司法价值观奠定了理论基础。

    2007年02期 No.88 57-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3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30 ]
  • 非政府组织在国际法院中的地位

    钟继军;

    非政府组织被排除于国际法院的诉讼程序之外;在咨询程序中,受制于法院的态度。非政府组织的参与符合国际法院、当事国以及国际社会的利益,有利于国际法的发展。

    2007年02期 No.88 62-64+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2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20 ]
  • 论我国诉讼证明标准体系的重构

    韦留柱;

    关于诉讼证明标准问题,学界历来存有争议,其中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更是关注的焦点。我国目前的诉讼证明标准仍有不合理因素,不能适应司法实践的客观需要,因此应予重构。较为科学的做法是以法律真实统领三大诉讼,但对不同性质的诉讼应区别对待。就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来说,还应在这一标准内部凸显适用灵活性和体系完整性。

    2007年02期 No.88 65-67+171-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3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73 ]
  • 法律信仰的精神内蕴及法律人的使命

    王荔;

    只有当民众对法的价值合理性和工具合理性产生了双重认同,尤其是对于在文本与现实之间起桥梁作用的法律人有了内心的信任,守法才可能真正内化为主体心中稳定的精神内蕴,进而形成对法律的信仰。因此,法律信仰的精神内蕴以法学家的批判精神和法律职业者的法治精神为前提和内在动因,并最终以民众的守法精神为其完美展现的统一;而法律人的使命则是促进和保障良法的生成以实现法的价值合理性,培育并成为有能力和有力量向社会输送公平正义的良法律人,以实现法的工具合理性,最终促成法律信仰的树立以及法治的最终实现。

    2007年02期 No.88 68-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9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75 ]
  • 宋代地方治安巡逻制度探析

    郑迎光;

    宋代在地方巡逻制度上多有改革,设置了县尉、巡检作为地方专职治安官员,配置不同的武装力量,分区负责治安巡逻,有效遏止了社会犯罪。巡逻制度的革新使宋代巡尉成为中国警察专职化的重要发展阶段,也使宋代成为中国古代治安史的重要发展时期。

    2007年02期 No.88 7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5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157 ]

哲学研究

  • 北宋新儒家的人格追求与美学思想论补

    魏崇周;左东岭;

    北宋新儒家以“北宋五子”为代表,他们的美学思想是他们哲学本体论的逻辑展开,体现从天道到人道、从天文到人文、从体到用、体先用后、体用一源的特点。他们认为天道的美决定了人格境界美,而人格境界美又决定了一个人的气象美,人的视听言动、诗歌文章都是气象的一部分。

    2007年02期 No.88 73-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5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62 ]
  • 充实的真空观:量子场的实在论与生成辩证法

    桂起权;宋伟;

    在科学思想史上,场论与粒子论纲领之间充满了对立竞争。爱因斯坦首先发现“场的独立实在性”的深刻内涵,从而认识到以太、空间、真空与场四个名称所指称的应当是同一个物理实在。狄拉克的量子真空图像揭示了微观物理世界中场与粒子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即场量子的生成—湮没的辩证法。

    2007年02期 No.88 7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3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171 ]
  • 《周易》的辩证法思想与和谐社会建设的文化心理基础

    全拯;

    从中国文明发展史来看,和谐的观念有着悠久的历史。《周易》中所包含的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从历史传承角度讲,正是我们追求和谐、建设和谐社会的民族文化心理基础。《周易》中的整体论观点是追求和谐的宏观理论基础,《周易》中的矛盾的对立统一、相反相成思想是关于和谐的最早也是最具体的表述,《周易》中的关于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则是我们今天正确理解和建设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2007年02期 No.88 8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4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98 ]
  • 先秦兵家军事立法理念初探

    黄业珂;

    兵家军事立法理念兼具理想性和现实性,既讲求战争和法律的正义性与合人心性,也研究作战指导、治军方案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兵家对治军中的“礼”与“法”的相互关系已有清醒的认识,并积极提倡和重视教化与刑罚的结合,即“令之以文,齐之以武”。在兵家看来,“礼”的要求也是“法的内容”,“礼”与“法”各有所用,只有礼、法并用,才能治理好军队。

    2007年02期 No.88 8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09 ]

新媒体研究

  • 2001~2006年内地网络传播研究现状的实证分析

    郑素侠;

    运用内容分析法,对内地14家新闻传播类核心期刊的206篇网络传播方向的学术论文进行内容分析,可以发现:(1)2004年是内地网络研究的低潮,2005~2006年,研究热度有所回升;(2)在研究焦点上,内地学者偏重于对网络媒介特性的研究,对受众分析和传播效果的关注较少;(3)在研究方法上,内地学者多采用传统的思辨方法,对占据西方学术界主流的实证方法运用较少。由此可见,内地的网络传播研究欲有所突破,既要有明确的研究焦点,亦应重视科学的研究方法的选择。

    2007年02期 No.88 89-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7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394 ]
  • 手持电视传播模式与运营模式分析

    靳一;

    目前手持电视主要有电信模式和广播模式两大传播模式,这两大传播模式在传输方式、信息接收各方面各有利弊。从手持电视产业的供应链和接收链进行分析,电信模式和广播模式互补合作建立起来的整合模式是目前最为丰富完整、最为理想的手持电视运营方案,但这有赖于不同行业、各环节的通力合作与同步发展。

    2007年02期 No.88 93-95+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90 ]
  • 数字视听新媒体:从概念到商用

    石长顺;童文杰;

    随着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以手机电视、网络电视、IPTV、车载移动电视为代表的数字视听新兴媒体发展迅速。由于其不同于传统媒体的独特功能,它收视更方便,产品更多样,互动更自由,能随时随地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受众愿望,市场前景诱人。但在实际的运营过程中,新媒体的推广与商用还需要跨越政策的鸿沟,需要打破行业垄断,消除各种不利于发展的政策壁垒,引入竞争机制,建立公平有效的市场环境,形成公平、开放、统一、有序的新型媒体竞争秩序。

    2007年02期 No.88 96-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4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26 ]

学术综述

  • 2006年教育研究热点综述与前沿问题展望

    魏宏聚;邓磊;

    2006年,我国教育理论工作者除对近年教育界争论的热点问题继续进行深入研究外,同时又开拓新的研究领域。这些热点问题涉及基础教育领域、高等教育领域、职业教育领域等。对2006年我国教育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作一个简要的回顾与综述,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开展教育研究,促进教育发展。

    2007年02期 No.88 99-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6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45 ]
  • 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研究述评

    陈新;

    逆反心理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中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长期以来受到学术界的关注。从逆反心理及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的内涵、表现形式、形成原因、防治对策等几个方面对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利于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

    2007年02期 No.88 102-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7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225 ]
  •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研究综述

    李飞;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是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有效途径,是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关键,是加快区域工业化进程的战略举措。主导产业选择理论始于日本经济学家筱原三代平的研究,目前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研究存在缺乏动态性研究、选择基准与指标体系不相配等问题,进行基础理论再研究、开展选择结果资源配置效率评价和培育支持体系研究将是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理论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2007年02期 No.88 106-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23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8 ] |[阅读次数:706 ]

历史研究

  • 先秦时期的文化冲突与中国民间宗教特征的形塑

    王处辉;郭云涛;

    中国民间宗教的特征有以下三点:从宗教发展史来看,中国的民间宗教源远流长;从民间宗教崇拜的偶像来看,信仰的神灵具有多样性,即信仰体系呈现一种开放性的特征;从信众的信仰态度来看,具有明显的实用理性主义特征。先秦时期是中国文化形塑的“轴心时代”,中国民间信仰上述特征的形塑与先秦频繁、剧烈的文化冲突有着直接的相关性。

    2007年02期 No.88 109-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10K]
    [下载次数:5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78 ]
  • 《史记》《汉书》人物个性比较

    刘德杰;

    《史记》、《汉书》对人物个性与命运逻辑的表述迥然有别。《史记》记述人物以天性为主,《汉书》则以德行为主;《史记》认为性格决定命运,《汉书》则认为德行决定命运。这主要是由于司马迁和班固在历史观、写作宗旨上的差异,以及两书反映的史实不同造成的。

    2007年02期 No.88 114-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17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44 ]
  • 两汉文人身份的文学化

    张振龙;

    在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上,文人的文学家身份经历了一个由文人的崛起到文人文学家色彩的彰显、加浓,再到文人文学家身份的确立的长期发展过程。这个过程起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后经过两汉文人文学创作活动的不断展开,文人文学化的印痕愈来愈鲜明。这为以后文人文学家身份的基本确立积蓄了比较充分的力量。

    2007年02期 No.88 117-119+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14 ]
  • 简论魏晋鼎革之际的司马孚

    罗英侠;

    司马孚既是一个曹魏老臣,也是魏晋易代之际司马家族中的主要成员。司马孚一生心向魏室,在每一任上,皆体现出“内弘道义,外阐忠贞”的性格。虽然高平陵之变后,特殊的环境使他陷入矛盾和痛苦中,但他的所作所为可以证明,在司马家族中,他还是称得上“魏之纯臣”的。

    2007年02期 No.88 120-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39K]
    [下载次数:2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7 ]

文学研究

  • 古典美的“含蓄”与现代美的“过度”——看青春版《牡丹亭》的都市巡演

    张红翠;

    在白先勇青春版《牡丹亭》的全国巡演中,古典美的“含蓄”与现代美的“过度”形成尖锐冲突。前者呈现了较多的自然主义、简洁主义与非科技主义的古典艺术倾向与内在特质,后者则相反。这种冲突使以“过度”为内在特征的现代美学经验获得了反观自身的比照维度,提示了生活在“过度”性“美学暴力”之下的现代人美学经验与生活的贫乏、疲惫,以及这种贫乏与疲惫背后审美期待的些许空白。

    2007年02期 No.88 12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4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85 ]
  • 人生本苦与生死幻灭——论莫言新作《生死疲劳》的佛教意识

    张喜田;

    莫言的新作《生死疲劳》体现了对佛教的慧悟。作家揭示了苦难永在、轮回不息、万物皆空的人生本相,这表明了他对人的本体性特点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同时也显示了他对佛教的原旨有了不少超越:苦难虽然永在,但苦难又使人得以升华;轮回虽苦,也难以挣脱,但轮回表明了生命的永恒及众生平等;幻灭虽常常使人消沉,但也能使人胸怀大度、抵达至高境界。可见,莫言虽身陷红尘,但佛的慧根也不低于千年古刹里的世外高僧。

    2007年02期 No.88 125-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24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128 ]
  • “民生”诗潮:循环还是再出发?

    郑成志;

    “民生”题材的诗歌再次成为当下中国诗坛讨论的热门话题。当下许多“民生”诗歌在书写过程中忽略了对个体经验、感觉的想象和创造,在对经验和语言的处理和转化上呈现出简单化和平面化的倾向。这些诗歌的出现,一方面形象地展示了中国社会在现代性寻求中的戏剧性矛盾,另一方面又回溯了现代汉语诗歌发展过程中遗留的“问题”。

    2007年02期 No.88 129-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19 ]
  • 论“七月派”的乡土小说

    丁帆;李兴阳;

    “七月派”受胡风理论思想、“五四”文学传统和世界文学的影响,走过了一条直面现实人生、突进人物内心的艺术探索之路。他们的乡土小说,执守“五四”启蒙姿态,并将其与“人民解放”和“民族解放”的历史命题结合起来,发展和深化了新文学的启蒙精神,突破了抗战时期盛行的主观公式主义和客观主义。他们虽然忽略了乡土小说应有的一些艺术品位,但其独特的艺术个性是乡土小说中极为罕见的,这使他们被视为“异端”,从而导致了其流派的幸与不幸。

    2007年02期 No.88 132-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7K]
    [下载次数:8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77 ]
  • 殖民时代旅行写作与身份认同——E.M.福斯特《印度之行》的跨文化解读

    岳峰;

    E.M.福斯特(Edward Morgan Forster,1879~1970)的《印度之行》(A Passage to India,1924)属于殖民时代的旅行写作。在这部描写东西方文化冲突的小说中,福斯特以其深刻的社会良知和清醒的理智关注英国人“发育不良的心”这一主题,进而提出改变“逻辑”的“联结”。福斯特希冀通过不同语境下的“批判”以及不同文化之间的“联结”以拯救英国人冷漠自私、情感麻木的灵魂,但这种福斯特式的“批判”和“联结”在表层上是非政治的、乌托邦式的,其隐性层面上则最终折射出英国中心论、欧洲中心论。

    2007年02期 No.88 135-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9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622 ]

语言学研究

  • 组合功能变化与“了”语法化的语音表现

    陈鹏飞;

    语法化是个连续的渐变的过程,“了”从开始只能跟延续性情状的动词组合到能够和终结性情状、静态性情状的动词组合的过程,就是“了”语法化程度逐步增强的过程。“了”的语法化在语义和读音两方面都体现出一些阶段性的特征,在方言里,“了”语法化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读音形式,一般情况下,语法化程度越高,其读音形式越简单。

    2007年02期 No.88 138-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01K]
    [下载次数:6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179 ]

教育学研究

  • 领悟课程:教师与课程关系的重构

    杜静;

    领悟课程是古德莱德提出的五个课程层面之一,它是教师对课程的理解和体悟。教师领悟课程是一种赋权,一种对话,一种探究,一种创造。因而,就本质而言,它是教师与课程关系的重构。对教师领悟课程的剖析,既能凸现课程改革对教师主体意识的召唤,又为我们思考教师和课程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2007年02期 No.88 141-143+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7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153 ]
  • 新时期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回顾和反思

    秦海霞;

    新时期语文教学改革呈现出以下趋势和特点:课程教材改革的力度日益加大,对语文学科的认识逐步深入,努力构建语文教学的科学体系,名师的教学艺术风格色彩纷呈。反思语文教学改革,应从课程教材、教学方法、考试评估方式、教育研究等方面进一步推进改革。

    2007年02期 No.88 14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3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68 ]

决策参考

  • 2006年河南省国民经济运行分析及2007年展望

    王作成;韩联伟;乔继明;

    2006年,河南省国民经济再上新台阶,在经济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效益明显改善,活力更加充沛,运行稳定性提高,发展协调性增强,实现了“十一五”发展的良好开局,为进一步加快经济转型、提高发展水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07年,河南应正确处理好加快发展与科学发展的关系,主动地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结构性、体制性矛盾,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2007年02期 No.88 146-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20 ]
  • 科学发展观与“两个跨越”——河南发展高层论坛2007新年年会综述

    <正>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八次党代会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河南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步伐,实现河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省委、省政府及有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省社科联于2007年1月6日在郑州举办了以科学发展观与“两个跨越”为主题的河南发展高层论坛第三届新年年会。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李新杰代表省社科联致辞,省社科联副主席万兵主持了会议。现将主要观点综述于下。

    2007年02期 No.88 151-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46 ]
  • 关于自然资源价值与价格的辨析

    崔彬;郭清根;

    独立存在的自然资源不是商品,没有价值,但有价格,这种价格不是其价值的货币表现,而是由所有权所导致的需求方竞争的结果;进入市场交易的经过加工的自然资源是商品,具有一定价值,但其价格并不完全是其价值的货币表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它还包括因所有权而产生的垄断价格。我国政府应代表全体人民行使对自然资源的所有权,在对自然资源定价时应遵循三个原则:公共利益最大化原则,帕累托原则,公平公正原则。

    2007年02期 No.88 155-157+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3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56 ]
  • 河南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张宇辉;

    留守儿童作为社会转型中新出现的弱势群体,是当前学界和政府高度重视的对象。对于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的学习、心理、安全、品行等方面的问题,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方面应该共同努力,为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尽职尽责。

    2007年02期 No.88 158-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14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3 ] |[阅读次数:208 ]
  • 论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王顺喜;

    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关键在于保障失地农民的利益,在于解决好农民失去土地之后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在目前农村社保尚未立法,且社保制度建设基本是空白的情况下,应当尽快把失地农民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实现与城镇社保的对接,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

    2007年02期 No.88 160-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5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175 ]
  • 退耕还林生态目标的影响因素与对策

    周波;

    退耕还林作为一项公共政策,其根本目标是国家生态安全。为实现这一目标,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政策,然而国家的预期目标并没有实现。影响预期目标实现的因素主要有政策因素、制度因素和利益因素,因此,必须完善与创新退耕还林政策,如细化林种、完善林种认定、实行不同补偿标准、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等。

    2007年02期 No.88 162-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85 ]
  • 进一步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力度

    贾有姣;

    对自然的依赖决定了农业的弱质性,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与作用决定了农业不能在竞争中被淘汰,农业需要财政的支持。国外实践证明,农业的发达程度与财政的支持力度密切相关。我国农业令人担忧的发展现状决定了财政支持的力度必须不断加大。我国目前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已经具备进一步加大财政支农力度的实力。进一步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并不违背WTO原则。应增加支农支出,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调整支农支出结构,明确支持方向和重点;加强支农资金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2007年02期 No.88 164-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53 ]
  • 我国发展可再生能源的障碍及对策

    师连枝;

    我国发展可再生能源意义重大,势在必行,但面临着法规政策体系不完善、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产品成本高、资金缺乏、产业化和商业化程度低等问题。为此,国家需重点采取以下对策:尽快制定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对整个能源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建立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配套法规和政策体系;着力推动科技创新,大幅度降低可再生能源生产成本;加快可再生能源产业化、商业化进程。

    2007年02期 No.88 166-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2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202 ]
  • 我国传统审美心理对工业设计创新的影响浅析

    刘芳;弓民;

    消费者的审美心理,是现代工业设计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传统文化与当代流行思潮的相互融合,形成了当代我国民众所特有的审美心理特性。我国民众在审美活动中表现出独特的喜好,如美善相乐、自然朴素、情景交融等。发现并合理地运用这些独特审美因素,对满足我国大众消费的特殊需求和创造当代中国设计性格都十分重要,这是我国工业设计创新的重要基点之一。

    2007年02期 No.88 169-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02 ]

  • 唯有追求 才能超越——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信阳分行

    <正>工商银行信阳分行现辖15个支行、1个营业部、16个分理处,共有员工1078人。该行在历史上是比较典型的规模小、亏损大、包袱重行,经营绩效一直处在全省下游水平。2003年以来,为了实现脱困发展目标,该行新一届党委带领全行员工坚定不移搞改革,全神贯注抓经营,一心一意谋发展,励精图治,卧薪尝胆,苦干实干,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一步一个脚印从双亏到实现双赢,经营绩效考核从全省第15位跃升到第6位,创造了“小行照样能成就大事业”的奇迹。

    2007年02期 No.88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1 ]
  • 投稿须知

    <正>《河南社会科学》是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的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创刊于1993年10月,面向全国公开发行,国内统一刊号为CN41-1213/C,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1007-905X。《河南社会科学》现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河南省二十佳期刊,河南省一级期刊。现为加入“中国期刊网”,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的重要来源刊物之一。本刊关注社会科学方面的前沿性、应用性研究成果。现设有《专题研究》、《哲学研究》、《社会学研究》、《法学研究》、《经济学研究》、《文学研究》等栏目,注重原创性、互动性和庆用性,欢迎学术综述类稿件。

    2007年02期 No.88 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下载次数:1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8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