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社会科学

法学研究

  • 检察机关的机构设置与检察权配置

    向泽选;

    检察机关的内部机构是检察权的运行载体,但我国现行检察机关内部机构的设置,还不能完全体现检察机关的性质定位和检察权的法律属性。应当按照各项不同属性的检察权能的要求,对检察权进行分割,并以此来改革检察机关的内部机构。再根据各内设机构具体行使的检察权能,及其承担的职能,来明确各内设机构应当享有的检察权能。

    2012年05期 v.20;No.121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K]
    [下载次数:4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90 ]
  • 应赋予检察机关完整的职务犯罪技术性侦查权

    韩成军;

    检察机关是法定的职务犯罪侦查机关,应当享有与其职能相适应的侦查手段,但我国法律并没有针对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的特殊性规定相应的完整的技术性侦查权,使得职务犯罪侦查步履维艰。由于技术性侦查措施事关犯罪嫌疑人的人身权利,一旦适用不当极易导致犯罪嫌疑人权利遭受不当侵害,因此,在赋予检察机关技术性侦查措施的同时,必须考虑犯罪嫌疑人的权利保障问题,即做到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相统一。

    2012年05期 v.20;No.121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K]
    [下载次数: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96 ]
  • 论城乡规划的本质

    邢翔;

    城乡规划本质观的历史演进为从城乡规划的艺术观、科学观、政治观到政策观。这些对规划本质的认识存在局限性,尤其是不能解决规划权力滥用和公民合法权利受侵害的问题。城乡规划实质是对社会资源的分配,是土地开发利用的规则,具有规范性和强制力。只有树立城乡规划的法律本质观,建立分权和制衡的城乡规划权力结构,才能形成科学的城乡规划法律制度,才能保障公共利益的实现,才能对城乡规划权力进行有效制衡,才能防止权利受侵害。

    2012年05期 v.20;No.121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K]
    [下载次数:3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09 ]
  • 过错与违法性的关系辨析

    杨婧;

    过错与违法性的关系问题,历来是学界讨论的焦点。过错与违法性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也是两个完全独立的概念,无论是在理论界还是在实务界,二者考察和指向的内容都不相同。因此,在界定过错和违法性的关系时,应当采用主观过错说和客观违法说,从而将两者明确地分开。

    2012年05期 v.20;No.121 1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下载次数:3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95 ]

政治学研究

  • 马克思恩格斯视野中的民族主义及其当代价值

    李保国;

    马克思恩格斯创造性地把民族主义与阶级问题、无产阶级世界革命及殖民地民族解放问题联系起来,阐述其阶级属性与从属性,批判其狭隘性与破坏性,并基于殖民地民族解放和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现实,提出"民族国家过渡"思想和无产阶级对待殖民地民族主义运动的策略原则,初步形成了民族主义问题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些理论虽不成熟,但他们考察民族主义的社会历史视角、唯物辩证方法以及他们与时俱进的精神品格都为我们深入理解民族主义问题提供了有益启示。

    2012年05期 v.20;No.121 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K]
    [下载次数:3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253 ]
  • 角色观念与军控合作——基于国家角色观念理论对中国参与国际军控合作的再审视

    田马爽;

    以冷战期间三个不同时期(1972—1977年、1978—1983年、1984—1988年)作为案例,研究分析国家角色观念与中国参与国际军控合作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发现,决策者对于"发展者"、"合作伙伴/开放者"、"反帝国主义/修正主义/霸权主义者"角色的认识变化与中国参与国际军控合作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国家"的角色认知与中国参与军控合作的相关性较弱。进一步地研究发现,当军控议题涉及中国的核心安全利益时,国家角色观念能够对中国的参与程度施加显著影响;而当军控议题不涉及中国核心安全利益时,国家角色观念的影响非常小。与此同时,国家角色观念具有稳定性的命题是不可靠的。

    2012年05期 v.20;No.121 19-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4K]
    [下载次数:2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49 ]
  • 构建科学有效的农民公民意识培育机制

    王国胜;

    当前我国农民公民意识存在的突出问题,严重制约着公民文化与公民社会的建设,也制约着我国农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制约着"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为此必须构建科学有效的农民公民意识培育机制。构建该机制必须坚持长期性原则、教育性原则、合法性原则和科学性原则,必须是融激励、教育、协作、保障机制为一体的动态机制。

    2012年05期 v.20;No.121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下载次数:2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215 ]
  • 从综合安全观到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思考

    胡捷;鱼俊清;

    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国家安全形势发生了巨大且深刻的变化,对军队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而树立什么样的安全理念,明确什么样的安全任务,是国防和军队建设必须认真思考和回答的问题。

    2012年05期 v.20;No.121 2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8 ]

公共管理研究

  • 网络治理的模式:结构、因素与有效性

    唐秋伟;

    网络结构是当前社会结构的基本特征。长期以来,组织研究者获得的研究成果为开展网络治理提供了重要基础。组织治理以及网络有效性对社会治理有着关键性影响。通过对网络构造的考察,基于各自不同的结构特性,可以把网络治理分为共享的参与治理、领导组织治理和网络行政组织治理三种形式。每种治理形式受特定因素的影响而呈现出有效性或无效性。通过考察每一种形式的有效性条件可揭示在何种网络构造条件下选用何种网络治理形式。

    2012年05期 v.20;No.121 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K]
    [下载次数:9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279 ]
  • 治道与治理:探讨公众参与县乡政府社会管理问题的两个维度

    方军;

    治道和治理是观察公众参与县乡政府社会管理的两个重要维度。形而上之治道维度包括政权合法性、民本—人本论两个方面的内容,形而下之治理维度则包括基层社区自治、民间组织建设以及公众参与政策过程和政府决策等三个方面的内容。治道与治理的两个维度均构筑于丰富的传统治道思想和现代治理理论的基础之上。此两个维度互相诠释,相互印证,在体用不二中为探讨公众参与基层政府社会管理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2012年05期 v.20;No.121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下载次数:3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271 ]
  • 理解公共文化服务:内涵、主体与发展中的问题

    刘辉;

    "公共文化服务"研究愈来愈受到学界关注,"内涵、主体与发展中的问题"是研究中的焦点。这些研究对于"公共文化服务"内涵的理解存在"摸着石头过河"、公民权利、政府职能和"公共性"四种观察视角,对于"公共文化服务"主体的理解存在政府、公共部门、政府主导的多中心主体、竞争的多中心主体及合作的多中心主体五种观点,对于"公共文化服务"面临的问题的解读主要集中在投资的非均衡性、服务的非均衡性、区域发展的非均衡性及经济发展与公共文化成长相背离四个方面。

    2012年05期 v.20;No.121 37-39+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4K]
    [下载次数:1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327 ]

经济学研究

  • 马克思经济价值批判解析

    刘琳;

    马克思的价值批判蕴涵着他对现代社会中人之生存的物化和异化状态的反思和批判,在马克思的《资本论》手稿中,他着重分析了交换价值带有资本主义社会历史特征的特殊性,指出交换价值形式是人的物化存在形式。在这种特殊历史条件下的货币(交换价值)制度,实质上反映了社会异化状态下的自由与平等的丧失。而作为价值总体的资本,反映的是资本与劳动之间以交换为形式产生的对立,而这种阶级对立的解决将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之一。

    2012年05期 v.20;No.121 40-42+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9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12 ]
  • 2008—2012年国际金融市场变化及规制分析——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野

    刘升阳;

    自2008年以来,欧洲与美国等经济发达的西方经济体相继爆发债务危机、信用危机,导致世界经济出现严重增长停滞,发展前景令整个社会堪忧。特别是如美国、希腊、意大利、西班牙、德国等原经济强国,更是债务危机进而金融危机令世人大跌眼镜。那么这些国家危机的背后,到底是什么样的问题所在,是表面上社会看到的国债发行危机、欧元经济体危机、金融问题,还是更深层次有关经济财富增长、制度认识和构建上的问题。欧美金融市场自二战以后的规制建设,经历了由"扶持"到"攫取"的深刻变化,其监管体系的内涵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当前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和不安,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这些规制变化引起的。去其糟粕、吸其精华,是我们学习和借鉴西方金融规制时应坚持的态度。

    2012年05期 v.20;No.121 43-46+107-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6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16 ]
  • 论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杨玲;

    20世纪80年代以前,当代资本主义各国推行传统的物质主义发展模式,大量消耗资源,破坏环境,这种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1980年代以来,西方主流社会反思物质主义发展模式,各国纷纷探索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经过20余年的努力,当代资本主义各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呈现出以下突出特点:从线性经济转向循环经济,从高耗能经济转向节能经济,从"物质化"经济转向"非物质化"经济。

    2012年05期 v.20;No.121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K]
    [下载次数:2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53 ]
  • 我国小额贷款公司的特点、问题及对策研究

    谢金楼;吴晓俊;

    经过近20年的发展,小额贷款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和农村个人和微小企业融资最好的工具之一。近年,我国小额贷款业务规模快速发展,地区分布各具特点,但整体实力较弱,业务开始明显呈现短期化。但小额贷款市场定位不明确、资金渠道瓶颈导致资金不足、多头监管导致监管缺位、自身风险控制能力弱等问题开始逐步显现,成为制约小额贷款发展的瓶颈。经过对上述问题的分析和研究,可提出相关解决对策:明确小额贷款的市场定位,实现差异化、连锁化经营和专业化管理;坚持产品创新和经营模式创新,通过多种创新渠道解决资金不足瓶颈;明确监管主体,建立多重约束机制结合的小贷公司监管方式;营造小额贷款良好的环境和信贷文化。

    2012年05期 v.20;No.121 5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下载次数:15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4 ] |[阅读次数:240 ]

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

  • 两栖与三栖的生活——新生代农民工城市适应研究

    聂洪辉;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社会适应出现了两栖和三栖的新格局。国家制度是强迫性的制约因素,自身因素是自我调适的主动性因素,农村既存的利益是现实利益性因素。这种生活状态的积极作用主要是为半城市化状态的新生代农民工找到了一条城市化的过渡形态;消极影响是给城市和农村管理带来困难,给流入地增加了社会风险,且不利于农村土地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一些学者提出的让农民卖地进城的方案应该从长计议。当务之急是给予农民平等的公民权,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为解决新生代农民工两栖与三栖生活作准备。

    2012年05期 v.20;No.121 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K]
    [下载次数:4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191 ]
  • 农民工市民化能力不足及其提升对策

    杨云善;

    农民工市民化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抉择,直接关系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而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不畅,除了受阻于客观的制度障碍,还受制于主观的市民化能力不足,这体现在农民工由于制度制约以及受教育程度低所形成的就业能力弱、工资收入低等。这些因素直接阻滞了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促进农民工市民化,必须统筹农民工教育培训改革,通过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农民工的素质和能力,继续破除现有体制机制障碍,为农民工市民化开启便利之门。

    2012年05期 v.20;No.121 5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下载次数:7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239 ]

教育学研究

  • 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化探析

    俞海洛;

    当前,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在经费投入、办学条件等资源配置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究其原因既有其深层次的制度根源,也有深刻的历史背景。为改善这一状况,政府、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等多个方面要通力协作,健全义务教育投入制度保障和监督评价机能,取消重点学校政策,改革城乡二元格局,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

    2012年05期 v.20;No.121 6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K]
    [下载次数:4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263 ]
  • 政策视角下的职业教育困境与出路

    张林;

    进入新世纪,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然而,职业教育在取得较大发展的同时,一些制约性矛盾和问题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理论基础、政策保障、现代职教体系和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长期形成的制约因素尚未消除,亟须突破困境、攻坚解决。归结起来,职教政策的理论困扰、目标缺失、执行偏差等是影响职教发展的重要起因。这些问题不解决,职业教育的长足发展就难以实现。

    2012年05期 v.20;No.121 6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K]
    [下载次数:3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24 ]
  • 生产视域下加强青少年道德教育问题研究——以道德需要的培养为中心

    蒋桂莲;

    结合道德与社会生产的关系,从道德需要发展的特点、青少年的思想品德结构特点、我国转型期的发展特点等出发论述了我国以青少年为道德教育主要对象的原因。在分析影响道德教育效果的主要因素的基础上,讨论了在生产视阈下我国加强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原则,并根据青少年的心智发育阶段性特点提出了不同教育阶段道德教育的任务。

    2012年05期 v.20;No.121 67-69+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2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43 ]

文学研究

  • 从梁佩兰诗论看清初诗风的变化

    李永贤;

    明代自中期以后,诗坛上各种流派蜂起,它们相互之间的争论辩驳,促进了诗歌理论的发展。但受偏执习气的影响,各种理论往往矫枉过正,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随着清朝的建立,诗坛理性意识增强,反思明诗弊端成为一时风气。清初岭南诗人梁佩兰是岭南诗派与中原、江左诗派沟通的桥梁,从他的诗论中更容易看出明代诗风转变的线索。通过对梁佩兰诗论的研究,可以从一个侧面探究清初诗风发展的状况。

    2012年05期 v.20;No.121 7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K]
    [下载次数:2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87 ]
  • 中年女性的自我探索之旅——莱辛《天黑前的夏天》解析

    史忆;

    莱辛现实主义作品《天黑前的夏天》描写了英国中产阶级中年女性凯特在离家之后的旅程和反思中寻求自我的过程。在对工作、婚外恋情、疾病和与年轻女孩相处的种种经历以及自己人生的痛苦进行反思之后,凯特意识到真正阻碍女性实现自我的并不是家庭,而是社会既定模式和他人的目光。这些使一个女性有意无意地忽视了自己的内心需求,无法找到和实现自我。至此,凯特终于正视社会现实,按照内心的需求接纳自我,内心从而变得强大而平静。

    2012年05期 v.20;No.121 7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下载次数:9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53 ]
  • “马、牛、羊”与元代儒士地位

    曹华强;

    在元代特殊的社会背景下,元散曲中出现了一些借动物之口反映社会底层之苦的"诉冤"之作,这些作品反映出元代儒士地位之低下。出现这种现象,究其原因有三:废除科举制度,儒士入仕无门;世袭之风浓烈,官职成为蒙古人、色目人的专属;卖官鬻爵,穷儒生难以跻身仕途。

    2012年05期 v.20;No.121 77-79+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1K]
    [下载次数:2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34 ]

语言学研究

  • 王树枏《畿辅方言》与燕赵文化

    褚红;

    《畿辅方言》包含多种文化元素,其中关于燕赵历史文化习俗方面的资料尤其珍贵。考察《畿辅方言》,可以发现其方言词不仅再现了清末民初燕赵服饰文化习俗和饮食文化习俗,而且还保留了清末民初燕赵的居住文化习俗和交通文化习俗。挖掘和传承《畿辅方言》衣、食、住、行四个方面的文化习俗与民族传统,可以更好地弘扬历史悠久的燕赵传统文化。

    2012年05期 v.20;No.121 80-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9K]
    [下载次数:2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65 ]
  • 论音系学的形式主义与功能主义

    赵永刚;

    形式主义和功能主义是当今语言学的两大派系,因而对音系学的分析可以从形式主义和功能主义两方面来着手。音系学理论的发展离不开功能主义,尤其是功能主义优选论的产生,给形式主义抹上了浓重的功能主义的色彩;功能主义的解释也在优选论的制约条件层级排列中,得到了形式主义的表述,从而更加促进了形式主义和功能主义在音系学理论框架内的融合。

    2012年05期 v.20;No.121 84-86+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1K]
    [下载次数:3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01 ]
  • 大学校徽多模态隐喻现象及解读

    刘福英;

    多模态隐喻是指源域和目标域全部或部分由不同符号模式来表示的隐喻。以多模态隐喻理论为基础,结合大学校徽的语类特点,可对其进行深入的解读,论述大学校徽多模态隐喻识别与解读中源域的选择及语境对解读所起的作用,并进一步说明大学校徽多模态隐喻的基本特征。

    2012年05期 v.20;No.121 87-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2K]
    [下载次数:8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145 ]

历史学研究

  • “葑田”考辨

    念颖;

    近年,葑田在一些地方的再现引起了学界的关注,许多学者对其都作了研究和讨论,并提出了一些见解及观点。学者们的相关论述虽然广泛涉及了葑田的特征、性质、流行区域和历史发展等方面,但对于某些重要结论的论证在理论层面上却不够深入,值得商榷。具体而言,商榷之处主要有三:一是对葑田的产生时代疏证过晚,且意见不一,有的学者认为产生于晋代,有的学者认为产生于唐代,也有学者认为产生于宋代;二是普遍把葑田的流行范围局限于江南水乡,较少与其他有水利资源的地区相联系;三是对葑田与架田的关系认识不够清晰,有的学者认为葑田与架田完全等同,有的学者却认为二者完全不同。然而,葑田至迟在晋代以前便已产生,且流行范围较广,不止限于江南水乡;葑田与架田应属同一类别不同形式的水田制度,葑田属于自然葑田,而架田属于人造葑田。

    2012年05期 v.20;No.121 90-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K]
    [下载次数:2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91 ]

传播学研究

  • 河南省重大突发性事件的互联网信息传播及其治理研究

    李建伟;董彦君;

    河南省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凸显,各种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在重大突发性事件的处置中,互联网信息传播及治理是危机处理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一环,也是政府危机公关成败的关键。从研究河南省重大突发性事件的互联网信息传播现状入手,结合传统马克思新闻理论与西方传播、媒介理论,建构了符合河南省网络舆情的传播框架,并以目前的互联网信息传播体系为基础,提出了充分体现政府主导性、媒体客观性、公众理性参与性从而实现维护社会稳定的三方互动网络信息传播模式。

    2012年05期 v.20;No.121 93-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1K]
    [下载次数:3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212 ]
  • 论媒介传播与城市品牌构建

    熊铮铮;

    城市品牌形象的构建离不开媒介的传播,如何利用媒介去打造城市品牌、构建城市品牌形象是摆在城市品牌宣传中的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在城市品牌构建过程中,媒介使用应遵循简单法则、期待法则、个性法则、熟悉法则和期待法则等,注重媒介的整合传播以及媒介传播内容的差异性和个性化。

    2012年05期 v.20;No.121 98-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5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69 ]

论文摘登

  • 叛逆青春和审美情调的变奏

    薛月兵;

    以春树等人为代表的中国80后"青春文学"伴随着消费文化的日益繁荣发展起来。在春树作品中特有的青春历险式的文学叙事模式、对青春期的刻意迷恋和对青春逝去的焦虑以及消费文化符号、红色革命文化符号、青年亚文化符号的混杂,都表达着中国80后青春文学作家与现实世界的复杂关系和特有的文化姿态。以春树为个案探讨其青春写作所包蕴的复杂的文化内涵和中国80后青春文学作家特有的文学困境以及应对文学困境的方式,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2012年05期 v.20;No.121 101-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K]
    [下载次数:2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6 ]
  • 论向迪琮词学观及其词作

    朱国伟;宗瑞冰;

    向迪琮作为近代中国词坛上有一定影响力的词人,对词学有一定造诣。他与南社诸词人有频繁的词作酬答赠和,又积极地参与了民国时期的主要词社如"漫社"、"聊园词社"、"如社"的雅集活动,因此,他的词学观和词学活动对构建近代词史具有重要意义。他承袭常州词派的词学观,制词方面转益多师,取法宋代诸词人,重视比兴寄托,艺术上融情寓景、词风典雅清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在民国词坛占有一席之地。

    2012年05期 v.20;No.121 104-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K]
    [下载次数:2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237 ]

  • 稿约

    <正>《河南社会科学》是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的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创刊于1993年10月,面向全国公开发行,国内统一刊号为CN41-1213/C,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1007-905X。《河南社会科学》现为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河南省二十佳期刊,河南省一级期刊,并被最高人民检察院确定为法学类知名期刊。现已加入"中国知网"、"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等电子期刊数据库,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的重要来源刊物之一。

    2012年05期 v.20;No.121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2 ]
  • 声明

    <正>~~

    2012年05期 v.20;No.121 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4 ]
  • 下载本期数据